辽北大粮仓如何当好“压舱石”

辽北大粮仓如何当好“压舱石”

来源:江南体育网站网址    发布时间:2023-12-08 07:39:11

金秋时节,辽宁省铁岭市“丰”景如画。用当地人的话说,“放眼望去全是粮食”。在开原市八宝镇和顺村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水稻健壮挺拔;在辽宁产粮第一大县昌图县,黄澄澄的玉米正在归仓;在铁岭县金色

  • 产品详情

  金秋时节,辽宁省铁岭市“丰”景如画。用当地人的话说,“放眼望去全是粮食”。在开原市八宝镇和顺村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水稻健壮挺拔;在辽宁产粮第一大县昌图县,黄澄澄的玉米正在归仓;在铁岭县金色地毯般的水稻田边,家庭农场主人信心十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铁岭,位于东北平原中南部。这里地势平坦,水网纵横,土壤肥沃,素有“辽北粮仓”的美誉。铁岭市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5,商品粮占全省商品粮总量的1/4。如何更好地促进粮食稳产高产、提质增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今年铁岭以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为依托,通过实施“主栽品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技术集成,让示范区建设探索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促进增产增收。

  9月初,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强调,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

  “就铁岭而言,粮食生产当是重中之重。”铁岭市市长李文飙表示,作为产粮大市,铁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始终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要逐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作出铁岭贡献。

  铁岭市地处北纬42度,是世界公认的“黄金玉米带”,素有辽宁省“米袋子”之称。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守护耕地面积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铁岭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

  今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740.3万亩,超出任务(737.5万亩)2.8万亩,其中扩种大豆1.5万亩。创建玉米万亩示范区10个、水稻万亩示范区2个、花生万亩示范区1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5个。目前,各类粮食作物长势良好,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在昌图县阳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记者看到玉米株数虽然很密,但长势依然很旺。合作社理事长李中华和记者说:“我们采取密植,一亩地种有5200株。因为采取了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还田,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了,玉米的产量提升了,质量也更好了。”

  玉米地里全是秸秆,能有产量吗?起初,大家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李中华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先是附近的种粮大户效仿,随着秸秆还田的理念深入人心,当地老百姓都纷纷采取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对黑土地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加之缺乏科学的投入养护,黑土地质量下降、耕层变浅、生产能力降低等问题日渐凸现。特别是种植模式单一,使得作物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土壤耕作方法混乱,造成旱地土壤保水保肥护土能力变弱;化肥投入过量、有机肥投入过少,加速了地力持续衰退。

  依托中科院开展的黑土地保护项目,李中华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合作社耕地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让玉米秸秆有了去处,又培肥了地力。今年,合作社打造玉米全量秸秆覆盖还田1万亩示范区、2000亩核心区,全部采用“二比空”播种模式,将有效提升粮食产量。

  自2015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以来,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在铁岭市迅速得到规模化发展。实施保护性耕作,既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又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铁岭认真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保护利用等黑土地“三大工程”,有效提升耕地质量。今年全市争取到高标准农田项目55.5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213万亩、保护性耕作项目240万亩,规模已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铁岭大力实施有机肥还田,通过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培肥地力,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6%。还通过积极开展绿色高效农业创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有效举措,促进粮食生产基础牢、长势稳、产量丰。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福罡介绍,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依托玉米、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试验优质新品种、推广新耕作模式,建设优质品种示范基地。在项目实施核心区开展绿色统防统治,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做试验推广,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离水稻收割的日子慢慢的接近,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振义家庭农场的主人刘振义讲话更有底气了,“预计示范区内的水稻亩产能超过700公斤,比普通地块高100公斤。主要是用上了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我们这个家庭农场种地科技感十足,机械化程度高,水稻轻简增效。”

  五角湖村是铁岭市水稻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利用振义家庭农场的300亩水田创建。在铁岭市农科院副院长崔月峰等科学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用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水稻轻简化丰产增效技术是该模式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将水稻种植过程由繁琐转变为轻便简单,可节约大量劳动力而且增产节肥效果明显,同时种植过程中还应用了卫星定位、无人驾驶、侧深施肥等手段。

  以前,刘振义每年都得雇人到田间撒肥,费时费力。应用了侧深施肥技术后,插秧机在插秧的同时,能轻松实现同步施肥,将基肥同步施在稻株根侧3-5厘米、深5厘米处,使肥料利于根系吸收,避免肥料污染,同时抑制水田有机生物的繁殖,可促进水稻早分蘖、早成熟,提高稻谷出米率。经测算,每亩可节肥10-30公斤,每亩节省成本65-80元,同时可达到增产8%以上。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是以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杂粮、蔬菜、土壤、植物保护研究为重点的综合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主要为现代农业研发技术和推广提供服务、保障与支撑。“铁字号”品种在全国20余个省市均有种植,累计推广面积12.9亿余亩,创社会效益463亿余元。

  在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这里的智慧农业基地真是太智慧了。与种地相关的仪器应有尽有,识天气、看温度有多功能气象站,有没有虫害通过智能虫情信息采集设备就能预测,一个个灯笼似的诱捕器让害虫有来无回,要分析土壤有土壤氮磷传感器,测试pH有pH传感器……

  “以前看天种地,估摸着地温够了就开犁,不是很准确。由于去年水大,开春时地温始终上不来,没人敢种地。我们合作社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天天都会收集到详细的地温信息,当地温稳定到12.8℃以上,我们就率先开犁。”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说。

  通过落实“藏粮于技”战略,铁岭市持续提升粮食生产硬能力。稳定和保护老品种,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研发的铁研系列玉米品种、铁丰和铁豆系列大豆品种、铁粳系列水稻品种、铁花系列花生品种,作为适宜的主栽品种,种植培养面积逐年扩大。推广应用新品种,全市各级积极推广适宜新品种,年均保持在30个以上。试验示范新技术,持续实施全国玉米、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整建制推进玉米单产提升重点县等项目,在全市范围建设玉米、水稻、大豆和花生高产示范区。

  通过推广优质品种和优化技术,抓实抓细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关键措施,铁岭市努力打造百亩攻关、千亩示范、万亩辐射的粮食生产新格局,进而保障粮食作物能够大面积均衡增产和单产水平提高。

  “虽然今年雨水比较大,有极个别地块产生内涝现象,但是我们及时喷施叶面肥,提升了玉米肥力。在9月初,政府又给我们免费实施了‘一喷多促’,起到了提高产量的作用。”昌图县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告诉记者。

  “一喷多促”是将叶面肥、调节剂、杀菌杀虫剂等利于玉米、大豆生长的药剂混合喷施,以促进作物后期生长灌浆鼓粒、提高单产的有效方法。今年,铁岭市对392万亩耕地实施“一喷多促”作业。

  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打破传统,应用植保领先技术。针对区域大田玉米病害,改传统“以治为主”为“以防为主”,按照农艺流程科学种田,引进高架车、无人机植保技术,农机农艺相结合,效果特别明显,亩增产10%。

  合作社科学制订生产计划,在干旱年景抓早播,躲过春旱和伏旱,高岗地块抢墒播种,低洼地块散墒提温适时播种。病虫草害田间管理,飞防打药统一调度,省时省力省工,节约转场换地的运输成本。由于土地相对集中连片,提高了耕作质量和作业效率,实现了节本增效,相比农户个体生产每亩减少相关成本70元左右。秋后粮食实行统一销售,合作社与粮食收储企业签订粮食购销合同,粮食的价格得到一定效果保障。

  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种地2.9万亩,实施秸秆全量还田的地块在干旱时特别抗旱,涝时又能充分吸收水分,玉米产量特别好。今年6月份,在玉米拔节期,当地遭遇了一场暴雨,每小时降雨量达到40毫米以上,但合作社的玉米生长却没受影响。

  盛铁雍向记者揭秘:“现在我这地就像海绵一样,因为秸秆还田之后土壤有机质增加了,土壤通透性也好了,雨大了它可以把水分吸收到土壤里,干旱的年头它还能释放出水分。”

  为了确保玉米出苗,合作社采用了“宽窄行”种植模式,玉米宽行是80厘米,窄行40厘米,窄行上以密植的方式种玉米,宽行完全空出来,这样每垄玉米都成为了边行,能够更好的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增加抗倒伏能力,同时加大密度又能大大的提升产量。在正常年景下,玉米亩产都在2000斤左右。

  今年夏初雨水大,发生灾情后,昌图县政府安排县农业农村局设立5个工作组和3个技术指导组,分片包镇,落实汛期防灾、救灾、减灾各项措施。工作组深入各镇实地查勘灾情,科学评估核定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指导各镇判定灾情。协助各镇组织人力、出动钩机,迅速清挖内涝地块条田沟和排水渠,最大限度减轻因内涝而造成的损失。

  今年6月末以来,昌图县各地通过重点地段及时清沟还渠,极大的提升了强降雨的应对排涝能力。累计清沟挖渠932.73千米、排涝61.82万亩。针对雨涝脱肥问题,增施叶面肥,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尽快恢复生长。加强灾后病虫害防控工作指导,病虫害预警测报及时,准确发布病虫防控信息,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

  为了防灾减灾,铁岭市强化重大病虫疫情灾情监测预警能力。积极地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监控网络建设,配备了36台(套)监测设备,明确了市、县、乡测报员,定期巡查维护基础监测站点。夏管以来,全市已开展无人机投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6万亩次,投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5万亩次,开展玉米螟、棉铃虫化学药剂防控10.5万亩次。

  铁岭市今年粮食总产量力争达80亿斤以上,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制定农业防灾减灾预案,细化应对极端天气举措,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粮食作物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产品分类

推荐产品

  • 灌阳县山区活跃着一群“红马甲”
  • 兰花叶片为什么发黄?5个原因你知道吗?看懂就能让兰叶油亮墨绿
  • 主张对小麦黄叶现象严峻田块 恰当追施速肥促进成长
  • 郴州安仁县竹山乡:施行“一喷多促”保秋粮增产丰盈
  • 15种叶面肥的简易制造办法doc
  • 陶学海:年过六旬获国家专利 志在助闽浙菜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