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有毒?大洋茭白放心食!

茭白有毒?大洋茭白放心食!

来源:江南体育网站网址    发布时间:2023-10-28 04:43:49

缙云茭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我县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茭白生产基地,茭白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享有“浙江茭白之乡”、“中国茭白之乡”称号。从事茭白产业人员达3.5万人。茭白产业已成为我县的主要农

  • 产品详情

  缙云茭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我县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茭白生产基地,茭白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享有“浙江茭白之乡”、“中国茭白之乡”称号。从事茭白产业人员达3.5万人。茭白产业已成为我县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

  大洋镇自1996年大力调整水田种植结构以来,将高山水冷种稻米的劣势转为种植茭白的优势,目前全镇99%以上水田种植茭白,茭白总面积已达7000亩,年总产量1.5多万吨。高山单季茭白已成为大洋生态农业的代表产品。主要品种为缙云县本地品种美人茭,产出的茭白肉质细嫩、甜美,出茭时间以7-9月为主,填补城市蔬菜淡季。产品吸引省内外的客商们云集抢购。畅销上海、江苏、宁波、杭州、衢州、温州等地。

  不过这些年在茭白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有的市民对茭白的安全性有担忧,他们的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觉得茭白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二是茭白采收后,浸水的安全性问题。

  为此,记者特意走访了消费者、种植户和农业专家,沿着我县茭白发展的轨迹溯源,让市民朋友对茭白这一“蔬中”佳品有更多的了解!

  缙云享有“浙江茭白之乡”、“中国茭白之乡”称号。目前茭白甚至外销至西班牙等欧盟国家;

  大洋“山啦”牌高山茭白1998年浙江省首届农业博览会被评为浙江优质农产品金奖,2002年被确认为浙江绿色农产品,2005年被评为丽水市农业名牌产品,2004、2007、2010、2013、2016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续展,曾先后6次获得省农博会金奖。2012年8月,由省农业厅和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浙江丽水第二届茭白节暨浙西厨艺大师评选赛”大洋山啦茭白获一金一银。2014年7月在大洋镇举办“浙江·丽水第三届茭白节暨农业生态休闲活动”,又喜获两金两银。8月在浙江省精品果蔬展销会上再次荣获2014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

  缙云茭白产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努力,已经成为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县一直高度重视茭白产业的发展,把做强、做优、做美茭白产业作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抱团式发展、生态化提质、效益最大化,全面开启“茭白+”式的缙云传统农产品振兴之路,重构农业生态产业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重叠加效益。

  截至2018年,全县茭白种植面积6.58万亩,产量12.6万吨,产值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2.5亿元,我县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茭白生产基地,茭白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从事茭白产业的人员达3.5万人。茭白产品远销杭州、宁波、温州、台州、广州、福建、湖南、江西、四川、安徽、湖北、上海、南京等省内外城市。

  比如,缙云县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缙云县昊禾茭白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均超7000万元。除农贸市场批发销售外,合作社与宁波、台州等地的大型连锁超市实现农超对接,建立直销基地,基地产品直接进超市。缙云县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积极开拓海外销售渠道,将产品外销至西班牙等欧盟国家。

  这些年,缙云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综合应用品种、技术、设施等条件推进茭白多种种植模式协同发展,在大洋镇、大源镇越陈村和壶镇镇南田及冷水村发展高山单季茭基地1.3万亩;壶镇镇、前路乡等低海拔区域发展单季茭一种两收基地1.9万亩;在新建镇、新碧镇、东渡镇等地发展露地双季茭、大棚双季茭基地0.75万亩。缙云茭白种植从高山到平地,从单季茭到双季茭,从露地到设施,逐步形成现阶段多种模式协调共进、产品有序上市的良好局面,配合冷库储放调节,实现茭白产品周年供应。缙云茭白多模式应用的产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茭白产品错时上市的优势,既有利于缓减因茭白集中上市的市场销售压力,也有利于调配劳动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在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我县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推广使用“缙云茭白”公共品牌。缙云茭白曾连续6年获得省农博会金奖。缙云县分别在2013年和2017年举办了第三届、第四届浙江·丽水茭白节。2011年至2018年,累计获得茭白节质量评比14个金奖。多次获省蔬菜精品展销会金奖。建成茭白绿色食品认证基地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缙云县先后被认定“浙江茭白之乡”、“中国茭白之乡”,缙云县茭白栽培体系录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为保证我县茭白产品质量,于2002年制定和发布了“仙都”高山茭白系列地方标准,同时大洋镇制定和发布了“山啦”高山茭白系列企业标准。

  “茭白不太敢吃;”“担心有农药残留;”“会不会有激素……”针对市民朋友就茭白安全性问题提出的这些质疑,我们特意采访了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邓曹仁,听听专家的解答。

  →现在部分消费者对食用茭白有些不放心,觉得吃茭白不安全,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茭白产业已经是我县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商品化规模种植,茭白产业发展已经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我县茭白种植面积达到6.58万亩,产值超4亿元,是浙江省最主要的茭白产区,占全省茭白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许多茭农还到周边省市承包水田种植茭白。成千上万的茭农因茭白而致富,茭白产业对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质疑的声音,说茭白不能吃,我们对这个情况也进行了相应地了解。市民对茭白安全性的担忧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觉得茭白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二是茭白采收后,浸水的安全性问题。

  答:首先,茭白是属于蔬菜的一类,在生产过程中和其它作物一样,会有病虫发生,需要进行防治。而且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较长,规模种植后,病虫害发生也较重,需要进行多次的病虫防治。一季茭白要取得正常的产量,根据种植季节不同,一般需要进行2-5次的病虫田间防治,这是大家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容易引起岐义的是农药和叶面肥混合施用问题:茭白上使用的肥料分两个种类,一种是进行田间撒施的氮、磷、钾等肥料,另一种是进行叶面喷施的微量元素,也叫叶面肥。叶面肥都是小袋包装,与农药相似,使用时,和农药一起加入喷雾器中。茭白上叶面肥施用种类较多,加上防治虫病的农药,在一次喷施中,有将近7、8种混合施用,不种植茭白的农民误以为喷施的都是农药,感觉农药使用量很大。

  至于有消费者担心茭白可能使用生长激素催熟这个问题,在这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不存在使用生长激素催熟。因为这是由孕茭机理决定的。如果使用生长激素催熟,会造成茭白子实体变小、茭白植株徒长、品相差、产量低等诸多负面影响。

  另一个方面关于茭白浸水。茭白是水生作物,水分含量大,采收后,容易失水,品质降低。为了保持产品品质,在运输前需要进行浸水降温保鲜。有些农户和收购点由于水源有限、或想省工省本,浸水池换水不勤,水质较差,影响茭白产品品质。

  茭白的肉质茎颜色白是由茭白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适期采收的茭白,说明质优品相好。有些茭白肉质茎上有些许青色,是由于采收过晚或见光造成,不影响食用。现在市场上也没有什么药水可以把青茭白浸成白色,所以消费者大可以放心食用。

  首先在农药的源头供应上,国家规定,高毒高残留农药已经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像甲胺磷、呋喃丹等高毒农药早已禁止销售,在农资店里买不到了。

  其次,由于茭白植株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农药使用过量会影响孕茭,尤其在孕茭期使用杀菌剂将会导致植株不孕茭,所以在采收前20余天内,茭农不会去使用杀菌剂。

  第三,农业部门对茭农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开展地比较到位,茭白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得到普及,茭农的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高。

  第四,茭白产品安全监管和产品检测力度加强。茭白与其它大宗农产品都列入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加大农残抽检力度。从近几年的检测结果看,产品安全性是可靠的。

  答:为社会提供放心农产品,这不仅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更是生产者的责任。

  茭农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安全,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主体责任意识,农产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生产出安全的茭白产品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茭农自身以及整个茭白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负责。

  放心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从基地条件、生产过程、投入品、产后处理等各个环节都符合生产规范的一个过程。茭农在生产过程中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1.选择水源好、远离工矿污染的区域建立生产基地,保证水、土、气不受污染。

  2.更多地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来代替化学农药,能不用农药解决就不用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3.病虫防治中注意对症用药、轮换用药,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减少农药用量。

  4.坚决杜绝使用禁限用农药,并且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做到产品安全上市。

  5.茭白浸水的水源要保证是干净、达到安全标准的水,茭白既要达到农残标准,也要达到卫生标准。

  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在技术的推广、安全生产的宣传、产品监管、检测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手段、加大投入,为社会构筑坚实的农产品安全屏障。

  对于茭白食用安全性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助理王来亮告诉记者:茭白产业作为缙云县主导产业之一,必须坚持“放心是底线,溯源是标志,监督是关键”的工作要求,通过标准化作物解决方案、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现代农资连锁配送等手段,努力实现“化肥农药减量,生态精品农业增效”目标,让老百姓都能吃上放心茭白。

  近几年,经过政府、茭农、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县的茭白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总体上是好的,茭白产业既满足了社会对优质茭白产品的需求,也为我县茭农的增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市民朋友们对茭白的食品安全问题怎么看?近日,记者走进五云蔬菜交易中心,采访了正在市场买菜的几位市民以及卖菜的摊主,听听她们心中的想法。

  五云街道水南村的黄女士说:“平常听别人说,也感觉茭白种植过程中农药会用得比较多,比如说催熟长大之类的。我家小孩今年14岁了,他想吃的时候,我偶尔也是会买的。”

  王女士坦言:“我也是听别人说茭白不太安全,虽然心有疑虑,但我家人喜欢吃,还是会买来吃的。”

  与前面两位女士的想法不同,正在买茭白的李阿姨态度很明朗:“我相信市场上的茭白是可放心食用的。一方面我们做人将心比心,要相信种植户。另一方面,现在菜场上的蔬菜都会进行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是可以信任的。”

  在五云蔬菜交易中心卖了18年蔬菜的摊主范阿姨告诉记者,她们每天在市场上卖菜,知道相关检测部门每天都会对各种蔬菜进行抽检,所以食品安全质量是有保证的。

  范阿姨说:“茭白农药残留问题完全可以放心,我自己也经常会食用茭白。”这段时间,正是茭白上市季节,范阿姨的摊位每天都会进购茭白来卖,前期茭白日成交量大约在50%左右。

  “我种植茭白20多年了,从一开始的2亩发展到现在的近10亩,我很看好茭白这一富民产业。种好茭白,确实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近日,壶镇括苍村的茭白种植户卢唐富说道。

  这些年,他见证了我县茭白产业的发展,对茭白的市场前景越来越看好。卢唐富说,自家茭白上市第一时间,他和老伴都会及时采收先自己品尝。一是对自己种的茭白质量的检验,二来自己确实也喜欢吃。“茭白生吃口感也很好,甜甜的,清脆可口。”卢唐富自豪地道。

  老卢说,现在市场上对茭白的质量有误解,他必须出来给茭白正正名:“现在,防治病虫害的农药都是比较安全的。再者,一般孕茭后,我们就不再用药了。”卢唐富说,从孕茭到采收一般需20天左右,有的甚至更长,茭白完全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胡源乡胡村人周子强告诉记者,他到壶镇农兴村租田种茭白已有10多年了,现在种了10多亩茭白。采收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自己食用,有时甚至是生吃,完全没有问题。所以他觉得茭白的食品安全是可以放心的。就是今年茭白的产量比较低,让他有些失落。

  种了20多年茭白的卢贵秀阿姨个性直爽,听到有人对茭白的安全性有质疑,卢阿姨理直气壮道:“我种了20多年茭白,采收期我自己每天都吃茭白,怎么可能有问题!”

  近年来,茭白作为我县的一大富民产业,极大地激发了种植户对茭白产业的爱护,他们的主体意识日渐加强。只有诚心诚信种植,市场才能回馈可观的利益。双赢的局面,是大家都乐见其成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面对近期市场上对于茭白的一些“不实传言”,从事茭白种植销售、科研20多年的缙云县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春萌感触颇多。

  合作社目前有茭白种植基地1500多亩。自5月茭白采收期以来,合作社茭白的日收购量有130多吨,旺日达到200吨。合作社与许多客商都建立了稳固的产销关系,年销售量达18000多吨。基地茭白还通过欧盟严格的农残检测,外销至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

  “这段时间,我们在凌晨三四点钟,时不时会碰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到茭白田进行安全种植和采收的突击检查。”李春萌说,这种监管方式,不走过场,这些年一以贯之,是茭农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

  “茭白分蘖初期,为防治锈病,会用农药进行喷雾。不过,多年以前,我县就已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源头上保障了茭白的生产安全。”李春萌诚恳地说道,这些年,植保、土肥、蔬菜等专业站加强茭白标准化生产与药、肥规范化实用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

  “与此同时,茭农自身主体意识加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让广大种植户十分爱护茭白产业,将安全生产和生态种植放在了首位。”李春萌坦言,如此多管齐下,自己对缙云茭白的安全性十分放心。

  同时在茭白质量的检测上,我县严把道道关口。收购时自检;采收期乡镇及县里定期不定期检测;流入市场不仅准入时要再次抽检,进入市场后还要抽检。以壶镇为例,去年镇农综站抽检了600多批次的茭白,全部为合格。“遇到茭白采收旺季,我们月抽检有120多批次。”壶镇农综站工作人员钭伟莉说道。

  近年来,大洋镇致力于产业提升,重点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生态建设,茭白产业进一步生态化。

  2013年大洋镇组织实施了省茭白主导产业示范区项目建设,2014年率先完成了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镇创建,并于7月成功举办了 “浙江·丽水第三届茭白节暨农业生态休闲活动”。

  每年大洋镇都会组织茭白产业新技术新措施、科学施肥用药、农产品安全、绿色生态防控等知识的宣传和更新培训,邀请省、市、县各类专家前来授课。并与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建立茭白田套养泥鳅示范基地,既增加收入又保护生态。

  根据茭白产业面临质量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挑战的现实问题,大洋镇打造了石亭、环湖两个茭白产业提升示范点。建成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中心,积极开展定性检测,18年开展定性检测420批次,合格率100%。大洋镇还与重点农业主体、农资店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承诺书,重点对镇内7家农资商店进行监管,抓好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等农业面源污染工作。在保障茭白品质的同时,守护一方好山好水,用科技知识为“美人茭”一路护航。

产品分类

推荐产品

  • 灌阳县山区活跃着一群“红马甲”
  • 兰花叶片为什么发黄?5个原因你知道吗?看懂就能让兰叶油亮墨绿
  • 主张对小麦黄叶现象严峻田块 恰当追施速肥促进成长
  • 郴州安仁县竹山乡:施行“一喷多促”保秋粮增产丰盈
  • 15种叶面肥的简易制造办法doc
  • 陶学海:年过六旬获国家专利 志在助闽浙菜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