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开足马力为黑土地“加油”

四平市:开足马力为黑土地“加油”

来源:江南体育网站网址    发布时间:2024-01-11 16:58:05

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广袤富饶的黑土地。高肥力的土壤奠定了四平作为农业大市、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基础,也因此,在黑土地保护方面,四平市始终承担

  • 产品详情

  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广袤富饶的黑土地。高肥力的土壤奠定了四平作为农业大市、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基础,也因此,在黑土地保护方面,四平市始终承担着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年7月22日,习视察四平时强调,要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四平市委、市政府牢记的殷切嘱托,坚持“农业立市”战略不动摇,从保护黑土地出发,探索路径,试点引领;积极进取,创新升级;科学指导,规模经营……在多重举措下,黑土地保护利用成效日显。

  为了保护黑土地,四平市作了一系列探索,保墒、防风蚀、增加有机质。在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看来,秸秆覆盖还田、轮作,是养地护地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13年过去,从当初高家村一块200亩的试验田起步,如今四平市的秸秆全覆盖耕作推广示范面积,已达366万亩。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实现逆转,“梨树模式”的经验做法得到习首肯。

  依托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四平市持续举办“梨树黑土地论坛”,叫响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以梨树县为核心建设县乡村三级黑土地保护示范体系,辐射带动了东北地区101个示范基地;2020年9月22日,召开东北抗倒伏玉米机械化抢收工作布置会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逐步扩大“梨树模式”辐射示范作用;11月26日,202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暨第六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认真总结推广“梨树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之路。

  进入2021年,新起点、新征程,四平市突出做好“一建设、一集成”,推进耕地制度革命,加快打造黑土地保护国家样板。“一建设”就是加快建设“四平市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制定下发《黑土地保护推进方案》等指导意见,整市推进黑土地保护,落实示范区总体布局。今年将推广黑土地保护技术3731.6万亩(次),落实黑土地质量提升面积2605万亩(次),落实黑土地环境质量提升面积399万亩(次),促进黑土地质量提升。“一集成”就是集成组装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40.1万亩。

  大力开展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出台《四平市2021年黑土地保护工作推进方案》,重点抓好黑土地保护国家试点县项目,集中连片推广有机肥积造利用、肥沃耕层构建、土壤侵蚀治理等综合治理技术模式60万亩,持续改善耕地质量;集中精力抓好3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六化”(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导向,高质量推进项目谋划、招标推进、地块落实、节点建设等工作,建设梨树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必保当年任务当年完成。

  在“梨树模式”上扩面提标。扩面上,在省定推广保护性耕作任务476万亩的基础上,力争完成516万亩,其中,双辽市180万亩、梨树县280万亩、伊通县50万亩(新增34万亩)、铁东区4万亩、铁西区2万亩,3月末前将任务落实到地块,确保春耕时同步达成目标;提标上,实施黑土地保护技术示范“111”工程,督促梨树县依托合作社,科学合理地布局,建立10个300公顷现代农业生产单元,100个100公顷以上的乡级示范基地,1000个10公顷以上的村级展示基地。同时,高质量办好梨树黑土地论坛,并且提标提格成“国家级”。

  梨树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始终把保护黑土地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推行“梨树模式”上,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强化资产金额的投入。每年拿出地方级财政收入的3%用于科学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和推广应用。累计争取到黑土地保护项目和保护性耕作、合作社发展、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资金10亿余元。

  强化政府支持。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投资7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的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建立了国家黑土地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现代农业研究院,流转土地3000亩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研发基地。

  强化科技支撑。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14家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外相关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每年3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50多名博硕研究生在梨树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打造了“院士工作站+科技联盟+科技小院+推广站+示范户”五位一体模式,把院士专家的论文写在梨树大地上。

  强化推广应用。坚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把“不吃子孙饭”作为一种责任担当,依靠合作社的示范引领,鼓励支持村干部、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发展规模化经营。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达3600个、900个,流转土地120万亩,全面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加大力度研制配套免耕播种机,现已发展到第6代产品,农机大户达320户,全县投放免耕播种机、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等配套农机具近2万台套,机械化作业面积300万亩。目前,全县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00万亩,在东北地区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

  “梨树模式”影响日深,仅去年就有400多批人员来四平学习,四平市委、市政府深感“压力山大”。最大的压力就是:“人无我有”已经做到了,下一步怎样做到“人有我优”?于是,四平再次勇敢地站在潮头,提出打造“梨树模式”升级版——现代农业生产单元。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就是在推广“梨树模式”基础上,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以300公顷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为一个实施单元,确定具体实施模式,打破农户间土地界限,规范行距,利用导航作业。在此前提下,合理配置农机具,将农资采购、农机作业、人员配置和资金使用率发挥到最大化,率先实现现代农业的标准化、机制化、信息化和契约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四平智慧、四平经验。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300公顷一方地作为农业现代化标准方,规范行距65厘米,3台机器、3名农机手完成300公顷这样一个标准化的实施。应用‘梨树模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实际推广面积进行作业补贴,对现代农业生产单元的地块,每亩补贴60元。”梨树县委副书记闫鹤说。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沿用“梨树模式”下的四种种植方式,即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方式、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种植方式、玉米秸秆覆盖原垄种植方式和玉米秸秆高留茬垄侧栽培种植方式。现代农业生产单元使用农事服务软件系统,内嵌作业流程,耕、种、管、收四大环节按时提醒,电子合同领用任务、一键完成,作业效果全程可见。

  “我是第一个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单元’试验的,去年以300公顷土地集中连片为一个单元,配套1台六行条旋机、1台六行免耕机和1台六行收获机,3台机器6天完成从种到收的全部作业。”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说,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每公顷可节约1000元。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能够规范和加速“梨树模式”的推广。通过现代农业生产单元的“四化”(标准化、机制化、信息化、契约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梨树模式”实施标准,使“梨树模式”在推广过程中有所依托,完善升级,创新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将实现整个农业生产的全程可追溯,即通过建设农业数据监测平台,利用农业遥感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加强信息化管理,实施绿色生产,为现代农业生产单元的实施者提供田间管理决策,用信息技术方法解决种植风险问题。今年,四平市将按照“规模连片、规范行距、智慧种植、产销统筹”的原则,实现整个农业生产的全程可追溯。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将通过建立收益险手段,保证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收益,经营者不再担心自然灾害风险和粮食价格风险,专心投入生产和扩大经营规模,实现新型经营主体的收益保障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实现最大效用,四平市专门建立专家库,在涉农的技术体系单位中选拔专家,为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组织各单元实施主体的管理者、作业机手进行系统培训,培育新型管理者和实施者;编制印发指导手册,加强技术服务;树立建设典型,各乡镇建立示范点,分享典型经验。

  梨树县也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要求各乡镇考核干部绩效政策与现代农业单元实施状况挂钩;政府提供对应的贴息,补偿土地流转资金贷款利息;制定更加实惠的购机补贴政策,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单元购买新式配套农机具的补贴,除享受国家补贴外,增加地方补贴;加大作业补贴,单元作业补贴每亩增加10元;制定收入保险的保费补贴政策,县财政对实施单元建设的收入险保费给予一定额度补贴;制定粮食收储及烘干设备的补贴政策。

  对此,梨树县帮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建颇有心得:“实质上,单一进行免耕播种,很难完全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减少大化肥的利用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壤退化问题。我们将几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首先解决土地零散化,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让土地连片,这样大型机械化和轮作、深翻、科学种植就都能够直接进行了。”

  在创办帮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之前,翟建就潜心研究农业生产运作,2011年开始使用免耕播种,2017年又去法国学习现代农业,深有感触。回来后,和省级著名专家胡文河进行探讨,意识到化肥的大量利用和不养地、不休耕的耕作方式,会让土壤严重板结,必须摒弃。于是,下决心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并采取适量施肥、精准除草等科学种植方法,恢复土壤肥力。

  今年,他听说四平市铁西区永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侯刚搞了一个“带地入社”的合作社模式,就特意去观摩,认为是解决土地零散化的好办法,所以他决定也马上开始做“带地入社”。

  地稳,人心稳。凭借着多年来做合作社的良好信誉,今年跟随翟建实行“带地入社”模式的农民很多,去年合作社种植530公顷,今年已增加到600多公顷。未来,合作社将扩大农户200户,经营面积1500公顷。

  规模化经营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水到渠成。广袤的田野上,万物萌动的春意中,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十几台新型免耕播种机格外抢眼,秸秆覆盖下的地表“连”出一派生机。

  “购买种子,可有讲究了,大小粒必须均匀,长相最好‘双胞胎’,这样才可以苗齐苗壮,力争一次播种拿全苗。”说起今年的备春耕,翟建如数家珍,他来到位于胜利乡九家子村的一块100公顷示范基地。

  “播种期,下脚一踩土壤越来越柔软,以前硬得硌脚。”翟建说。随着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逐渐完备升级,土壤活性明显地增强,地里的蚯蚓变多了,地更有劲了,“捏把泥土冒油花”的黑土地快回来了。

  “播种时,行距要匀乎、植株要匀乎,出穗就匀乎。农机手不允许接打电话,否则,方向盘一抖,都会产生误差。每公顷7万多株玉米,今年粮价高,株株都是金元宝。”

  “在除草方面,我利用科学的方案,针对野草品种精准配方,别人除草两遍,我除草只用一遍。这样既能起到效果,又减少了药物使用,我下了很多功夫研究。”翟建一脸自豪。

  植保无人机,种田好帮手。翟建进行“炫技”:北斗导航植保无人机带着“满肚子”药水,按照预定程序来回穿梭,轻巧如燕地飞抵预定区域,进行“杀虫杀菌以及叶面肥”的喷洒作业,没有丝毫差错。

  伊通满族自治县德泽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畜牧养殖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其业务之一就是养殖蚯蚓。公司法人姜洪波介绍说,蚯蚓粪富有丰富的氨、磷、钾、微量元素等,是有机绿色肥料,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崔维利 杨率鑫)

产品分类

推荐产品

  • 灌阳县山区活跃着一群“红马甲”
  • 兰花叶片为什么发黄?5个原因你知道吗?看懂就能让兰叶油亮墨绿
  • 主张对小麦黄叶现象严峻田块 恰当追施速肥促进成长
  • 郴州安仁县竹山乡:施行“一喷多促”保秋粮增产丰盈
  • 15种叶面肥的简易制造办法doc
  • 陶学海:年过六旬获国家专利 志在助闽浙菜农增收